僧是愚氓犹可训 妖为鬼域必成灾
分类: 狮子吼
日期: 2011-02-28 18:22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d6d8dd0100q990.html

小妖僧:

若论神通我先耍一把:法无大德脑袋、颈椎、腰、腿都存在业力病。

学佛的人都知道,只有净土法门是可以带业往生的!
自身业力都没消,修清净心可能吗?学禅宗有希望吗?
其实我跟法无大德缘分很深,只不过有些障碍还没有克服!
从因缘法上来说,自身的业力不克服,你永远走不到正道上来!因为业力众生阻碍你。
就如同不孝顺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父母就不放过你一样。因缘就是往来账,帐还不清,麻烦有的是。
 
江郎守中:
师兄!
为法来,还是为解气?火很大喔!
师兄若觉得已得已证,大可担去!
若自觉尚且不能担去,又如何去妄言他人?法无悟与非悟,明与非明,又碍了什么?
为法而来,则论法,求法吧!讲些法,比论人对骂互掐好!
游戏高论不及读经一部!
 
小妖僧:你担心什么,这对我来说小菜一碟。这算不了什么,人只要心开,这些功能都具备。
 
法无:
你说的不错,法无眼看要奔五张,色壳子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可是法无要问你老兄会不会得病?命会不会有终呢?
你若言逍遥金刚之躯,焉能有疾?命岂有终?
法无当佩服你五体投地,你比释迦牟尼佛还要厉害!
诸位还是看看什么是“因果”吧!
   我佛释迦文如来为度娑婆世界悲苦众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广宣八万四千法门,其中理最易入而事最难证者,莫过于因果一门。因果之理极浅,纵髫髻孺童闻而亦能生解,因果之事巨深,虽十地等觉思而亦难尽迹。十法界中,能穷因之源,达果之微者,惟佛一人而已。

   比如永嘉《证道歌》云:“证实相,无人我,刹那灭却阿鼻业。”此灭是仅就理言之,还是亦兼于事乎?若仅就理,则证实相即悟无人无我无施受者之理,以三轮体空故,谓之业空,其言易明。若兼于事,六祖尚要偿还张行昌十两黄金,六祖岂不证实相耶?阿鼻业岂不重于十两黄金耶?证实相人十两黄金之先业尚不能尽,云何能灭却阿鼻之重业乎?如此说来见性人莫不是也要因从前所造之业而入地狱吗?
   《金刚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灭罪为证道之前因,世尊现今已证无上菩提,理应于因地上该受的轻贱早已受过,该灭的罪业早已灭尽,为何于成佛后还要受金枪马麦之报?是成佛不需尽前业?还是成佛也依然不能尽前业?如果他自己的旧业都无法彻底清净,那学人以他为对境所行之忏悔,又如何能灭前业?
   再比如净土诸经皆说凡夫之人可以带业往生,即使夙业未尽之人,只要你能往生到极乐世界,依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也可以永离诸苦,永享快乐。可为什么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可以让十念往生的重罪之人都远离苦楚,而他自己在娑婆的化身(比如班禅大师)也依然要同普通众生一样经受种种违逆诸缘。是他未尽之前业所感,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何为“业”?
   在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何为“业”?业是造作意,世间断灭见者每认为自己不管做善做恶,做了也就做了,不会留下任何后果,而佛教则不如是看。佛陀告诉你我的是,不管是谁,只要你想了做了某件事,就一定会形成相应的“业”,这个业在内外条件都成熟的时候,即会产生出与你当初所造之业相应的果。“业”能生果的这个能力,叫为“业种”;“业”所生之果,俗称为“业报”。此外,“业”除了能感生等流、异熟等果之外,它还有另一个附带的作用,能对当人自心的相续产生障碍。恶业障善心,善业障恶行,这个附带的作用叫“业障”。如果以电脑为喻,你编辑整理的系统文件为“业”,存入硬盘后为“业种”,将来调出来使用时为“业”报,没有删除之前因为占用了一定的存储空间而影响其它应用,为“业障”。
   此外,因为南瞻部洲为业力增上之地,那么从“业”产生的种类讲,又可分为“自性业”和“增上业”。比如你以仇恨心杀了一个人,杀的事实本身所成之业为“自性业”,仇恨的发心又为你带来了一些额外的业种,这额外而来的即是“增上业”。“增上”有三重含义:一是地增上,人间造业三恶道受报;二是时增上,片刻造业长劫受报;三是受用增上,一刀至人毙命,感地狱无量刀剑加身。《观经》上说,若人能致心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一声,可灭八十万亿劫生死重罪,这个八十万亿劫生死重罪即是增上业。你看,当初你是在人间造的此恶,将来受报时是在三恶道;你造业时可能只是杀了一个人,或谤了一句法,时间一分钟都不到,现在换来的是八十万亿劫;当初一句话、一挥手,现在换来的是刀山剑树,泥犁铁蛋。样样比当初造业时,都增加了无数倍。
   若从产生的途径来说,“自性业”在造作本身,“增上业”则在发心和作业的对象之差别。比如你在同一时间内以同样的发心分别杀害了一个凡夫和一个圣者,从“自性业”来说,二者一样,你怎么杀他,他将来也怎么杀你。从“增上业”而言,由于二人内在品质的不同,前者增上之业轻,后者增上之业重。从发心来说,面对同样的作业对象,发心重者其业亦重,发心轻者其业亦轻。若无发心(作业之故意),则只有“自性业”,没有“增上业”。比如两个人行路时,一人无心踩死一只蚂蚁,一人故意踩死一只蚂蚁,前者只有日后被人无心踩死之自性业,后者不但日后要被人故意踩死,而且还要感得入三恶道受苦的增上业。
   此外大家还应该明白,我们对同一件事情以一个发心,并非只感生一个增上业,而是可以感生出若干的增上业。比如经上就说谤法的人会先入拔舌地狱受无量劫的苦,从此地狱出来后,会依次再入其它若干地狱。地狱业尽,还要投身鬼道,鬼道业尽,复入畜生道,如是辗转多次方能再入人道。即使重得为人,也是生于边地之域,穷困之乡,身有残障,种姓下贱,常为人所不齿。图增上之业有的比自性业重,有的比自性业轻。比如恶心杀害之业,其粗大之增上业感三恶道刀割鞭打之报,其轻微之增上业感人道之短命多病之报。凡此种种,皆由同一业缘而来也。图一时之快心而得如许之恶报,估计很多人打死也想不到的。
   业种在没有成熟之前,它对当事人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这世上有许多喜欢造恶之人,他日后的去处铁定是要下地狱的,但是在此地狱之业成熟以前,他很可能比我们大多数人过的还要滋润得多。不过直接地影响虽然没有,间接的影响却无时不在,这股无时不在的力量就是“业障”。
业障有内外之别,内障障自利,外障障利他。比如好杀之人,其内障会使自己喜恶行,厌善行,好与恶人为伍,厌与善人结伴,常生无佛之世,纵遇正法亦无信受之意。即使日后能走上寻求解脱之道,也时时会感生诸多内外违缘,于菩提、涅槃之道常生种种障碍。其外障会使恶人喜近,善人远离,鸟兽之属见而惊怖。纵然夙世善根发现,能够改过向善,乃至获得种种成就,然于度生之际人常不信不受,凡事每每相违于初心也。
 
那么佛在因地时所造的业力能不能完全忏悔清净?

  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既能也不能。你别以为我这是耍花腔,俺这可是在据实而答的。因为能是经书上说的,不能也是经书上说的,能与不能各有实例为证。表面看起来好象是释迦佛在自相矛盾,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实际上并非如此。佛所说的能与不能,皆是有条件的,如果我们一定要说绝对能,或绝对不能,都非世尊之本意。
   我自己的体会是,业种与烦恼、习气一样,也是粗大易除,细弱难尽。而业障则是内障易灭,外障难消。诸般大乘经论之业力清净说,乃是就粗大的三恶道增上业和内障而言的。比如我们心中心的祖师即说,修心中心百坐的人,皆可永闭三恶道之门;再比如密法的加行也告诉你,凡能具足四种对治力念诵百字明十万遍者,一定可以清净无始以来一切罪障。关闭三恶道之门也好,清净一切罪障也罢,能净除的只是粗大的增上业,以及业障中的内障。因为粗业不除则不能离恶道入善趣,内障不净则不能证菩提得涅槃,此为“能”也。
   而世尊自己和诸多成就者的亲身经历则证明,自性业、细分的增上业和外之业障等,只能通过忏悔的方式使之变弱变轻,重者轻报,长者短报,即使已经成佛也无法彻底消灭。此未净之自性业与增上业,即为余业。所以释迦虽然早已成佛,而依然不能免除十宿缘之报;六祖虽为古佛再来,也要酬偿行昌十金前债;释迦虽早登极果,亦难逃外道等人百般诽谤。此无他,只为各自宿业未净耳,此为“不能”也。
    至于消业与断障的次第,诸多大乘经论中皆说初地菩萨已能灭尽一切恶趣之业。故吾意以为,三恶道之业种始断于大乘之资粮道,经加行道,至见道时得以永尽。内之业障始断于大乘之资粮道,经加行道、见道、修道、证道诸位,于成佛时得以永尽。因此,永嘉《证道歌》所云之:“证实相,无人我,刹那灭却阿鼻业。”其本意虽然或只就理体而言,但事于事相也同样是能够成立的。因为证实相即是证初地,在此之前纵然当人还有若干未净之恶道业种,以现今悟达般若空性故,一切所余也可当下灭尽。
   也许你会问:既然佛已经不会再造新的恶业,他的旧业有没有随缘消光的一天?比如龙树菩萨被印度某太子索命时,各种金属刀剑皆不能伤其性命,后来还是他自己述说当初锄草时曾无意伤及一条小虫的生命,自己别的杀业都清净了,只有这个误杀之业还未净尽,于是太子乃以草取其头。其实龙树菩萨所谓的杀业净与未净,只是就他与太子二人之间的因缘而说,若就八识田中所蕴业种而言,则永无净尽之时。《普贤行愿品》上说,我等众生无始以来所造恶业若有大小、方圆之体相,那么尽虚空界都容之不下。非但我等,就是诸佛往昔为凡夫时所造恶业,也同样是尽虚空界都容之不下。以有穷减无穷,自然减无尽时。所以,只要法界未尽,众生界未尽,则诸佛之余业亦永无尽时。所以说,能有能的道理,不能有不能的因由,此初学不可不知也。
   这里还要提醒各位,俺讲业的种种因果去来之关系,都是以恶业为喻来说的,其实善业的原理也是如此,你只要把一切都掉个个去理解就行了。
 
那么佛业未净之前来是不是一定要受报?

  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依然是亦定受亦不定受。你别以为我这又是耍花腔,俺这也是在据实而答的。因为定有定的因由,不定也有不定的道理。表面看起来俺这话好象是在自相矛盾,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实际上并非如此。俺所说的定与不定,皆是有条件的,如果你一定要说绝对受,或绝对不受,都非俺的本意。
   先说为什么不定受。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种子落入地下后,一定要有适当的土壤、营养、水份、温度等条件才能生根、发芽。如果没有基本的条件,即使种子不会死掉,也永远发不了芽的。众生和佛的业种也是一样的道理,不管善业、恶业,都要内外的因缘成熟了才能感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也照样永远不能得报。
业有有漏之业,有无漏之业,有漏之业的业种只能成熟于五趣杂居之地,无漏之业的业种则既可成熟于无漏之净妙佛土,亦可成熟于五趣杂居之地。复次,即使在五趣杂居地,每一道、每一界的不共业力也只能在各自的业道内成熟,善道无恶果,恶道无善福。所以说,投生于五趣杂居地是成熟有漏业果的先决条件,你只要能做到永不投生此地,即可永不成熟恶业果报。
   那么哪些条件可以确保不入五趣杂居地呢?地前凡夫可以通过念佛持咒,依仗佛的大悲愿力加持,托生于佛国净土,以躲避恶业果报。登地菩萨则可借助般若之力,随意往生十方净地,而永绝有漏业土之生因。《入中论》颂初地菩萨之果德云:“灭彼一切恶道苦,此异生地悉永尽”。其前句之“灭彼一切恶道苦”者,是灭恶道业种之因义,因为只有业种灭苦才能真灭。后句之“此异生地悉永尽”者,异生地是后世异熟果之受生地,悉永尽是永绝有漏业土之果义,生缘尽则果报亦尽也。所以说不受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然菩萨以大悲故,虽能永绝受苦之外缘,却不肯常居化外之土,安享个人善妙之乐,一定会重入秽土救度众生。即入秽土,就免不了会再遇恶缘,再感恶果,若想不受业报,单靠前述之被动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得想点主动的办法才行。我们看古时有不少大德于恶缘到来时,打一坐就走了,四果阿罗汉和六地以上菩萨更可以用入无余涅槃来弃绝一切生缘,此即是主动的方法。你来你的,我避我的,只要我不想让你抓到,你就永远也别想逮着我。不管主动还是被动,皆可不受恶业之报,此即为“不受”也。
  再来说为什么要受。“佛不度无缘”,无缘不能度,这话大家一定都知道。缘有上、中、下三品:上品者惟是善缘,或虽兼具二缘,而善缘成熟于先,只要缘熟即可度之。中品者虽具二缘,而恶缘先熟,善缘后熟,须先成熟恶缘,随后待善缘方可度之,如六祖之于行昌。下品者只有恶缘,只能于恶缘成熟时培植善缘,待日后善缘成熟后再行度之。以前藏地有个得大成就的瑜伽士,某天于家中修法时,一个对头找上门来,挥刀将其头砍下。瑜伽士顺手将对拾起,放在脖子上接着修他的法。对头一看,更加怒不可遏,一刀下去又将其头砍了下来。瑜伽士说:“既然你对我恨之入骨,必欲杀之而后快,我今日就满你所愿,并以此做为日后度化你的善缘”。说完即从容而逝,此既是以恶缘结善缘也。正因为恶缘也是度生之方便,所以佛于往昔未尽之余业就一定要受其报的,不受者不度嘛,此即为“定受”也。
  佛之受不同于众生之受,有受之形,无受之心。众生之受是被业力牵引之受,是不得已之受;佛之受是驾驭业力之受,是自在之受。宿业凡夫视为猛兽,避之惟恐不及,圣者视为胜缘,受之常感欣乐,此受彼受何啻天壤啊?!
  当然,佛受余殃也是有条件的,只有当先业之成熟对众生的解脱有大利益时,佛方受之,反是则不受也。所以讲大修行人说还即还,要不还即不还,并非空穴之风,而绝对是真有其事的。因一切违逆皆由自身往昔业缘而来,我说佛之受报为显现。因一切显现皆为度生之方便,我说佛之受报为示现。
   至于弥陀为什么于极乐土可以让障重凡夫永离恶报,于娑婆界却要自遭祸殃,除前述之原因外,还有一个理由——顺世。在极乐是众生之业力顺于佛之愿力,在娑婆是佛之愿力顺于众生之业力。前顺后顺,向有二向,心无二心,总为救度众生永出轮回苦海,常享涅槃之乐也!
 
【佛十宿缘】:“据《佛说兴起行经》卷上、卷下载,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然因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无量苦报犹残余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报,故说此十宿缘,以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十宿缘即:(一)孙陀利谤佛缘,(二)奢弥跋谤佛缘,(三)佛患头痛缘,(四)佛患骨节烦疼缘,(五)佛患背痛缘,(六)佛被木枪刺脚缘,(七)佛被掷石出血缘,(八)佛被旃沙系盂谤缘,(九)佛食马麦缘,(十)佛经苦行缘。
   
    佛尚如此,法无大德有什么理由脑袋、颈椎、腰、腿不存在业力病啊?

     生老病死等病乃自然法则,若真修道人早将生死如同儿戏,但是学佛误入歧途就是大病了!可谓病入膏肓!


    是故,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啊!切!切!
 
 
再看《六祖坛经》:

   神会当初参访六祖一则云:“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何不道和尚亦不失?)'。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以柱杖打三下。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师云:'吾打是痛不痛?'对曰:'亦痛亦不痛。'师曰:'吾亦见亦不见。'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师曰:'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戏论!'神会礼拜悔谢。”
到这里,逍遥还不过来礼拜悔谢?
评论:

  • 春暖花开:
    阿弥陀佛,好透彻。
    [2011-02-28 18:57:53]
  • 春暖花开:
    有位朋友说他师父替人背了许多业障,请大德讲讲,业可代受吗?
    我人微言轻,口笨嘴拙,他不听我的。[2011-02-28 19:08:13]
  • 春暖花开的评论有1条留言:
  • 春暖花开:
    我咋没想到这句话呢?[2011-02-28 20:09:36]
  • 春建:欣赏佳作,顺致春安![2011-02-28 21:45:45]
  • mylongfeel:密宗不是有此说法么?[2011-03-03 20:00:42]
  • mylongfeel的评论有1条留言:
  • mylongfeel:法无二致,怎么有两说呢?[2011-03-05 18:33:05]
  • 曼倩天涯:博主此文,不应宗门直指最上一路耶?
    末学以为“了即业障本来空”,即理即事,并无分别。成道之人偿还业障,不过是未成道之人的心识显现。天宫地狱,造业受报,只在众生心中。白刃加首,十两赠金,于行昌即是实,于六祖即是空。
    [2011-03-08 02:36:42]
  • 钝根问禅:
    末学浅见,请博主指正。
    心解脱者,身必解脱。毫无疑问!佛门无二法故。正所谓身心一如。
    但知见与佛齐和实际证量与佛齐,还有一段路好走。这就是理悟者与证悟者能力上的差距。这是不应否认的。

    [2011-03-29 20:50:05]
  • 钝根问禅的评论有1条留言:
  • 钝根问禅:
    的确,说出来的、解出来的、认为是的,仿佛是的,其实都不是。无风可透,因此法无大德才说“密不透风”。但古今大德们还是能在官不容针处“私通”一线方便的。呵呵,只是钝根眼还未明没看见罢了。[2011-03-30 09:59:02]